三峡晚报专版报道我校省理科状元王震霆

从不挑灯夜战 坚持快乐学习(图)

 
三峡晚报讯
三峡晚报讯
    姓名:王震霆
 
  年龄:18岁

  高考成绩:总分707分(语文131 数学144 英语143 理综289)

  毕业学校:襄阳市第五中学

  填报志愿:清华大学

  状元语录:凡事向前看,最崇拜周总理

  省理科状元王震霆和他的父亲王益民。 本报记者李娅 汪蕾 摄

  走进襄阳五中校园,最醒目的是小桥流水的园林校景,状元桥则是点睛之笔。省高考理科状元王震霆告诉记者,他进入高中前,从未走过状元桥,进入高中后,虽然经常从状元桥走过,但从没有想过自己能成为状元。

  昨日中午,王震霆再次走上状元桥时,他对自己说,这只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今后还有更远的路要走。

  凌晨5点班主任打电话报喜

  昨天是高考成绩的发榜之日。其实,从24日深夜起,考生和家长们就开始拨打查分热线,希望在第一时间获知成绩,有些人甚至彻夜难眠。

  可对于王震霆来说,这个夜晚他一如往常,睡得香甜,直到昨日凌晨5点40分左右,他的手机铃响了,班主任给他打来电话,“王震霆,你考了707分,考得不错,祝贺你!”

  直到挂了电话,王震霆还是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此前他没有估分,只觉得是正常发挥。他赶紧跑到父母的卧室里,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们。

  令他意外的是,父母丝毫不惊喜,露出“先知先觉”的满意笑容。原来,凌晨三点,他们就接到清华大学招生组的报喜电话,但他们并没有惊动熟睡中的儿子。

  6点半,王震霆的闹钟响了。一周多前,他决定趁暑假跑跑步,锻炼身体,就定了这个起床时间。得知高考成绩后,他也没有放弃晨练,于是在离家不远的操场上跑了四圈,他的电话又响了,是北京大学招生组的祝贺来电。

  9点多,王震霆赶往学校时,获知信息的各路记者陆续向襄阳五中汇集。

  入校成绩全年级排131名

  在人们的心目中,省状元应该是学习上的佼佼者,但同学们大多用“一鸣惊人”评价王震霆。

  王震霆告诉记者,他刚入校时被分在理科实验班,全班60多人,他排33名,在全年级排131名,当时并不起眼。参加学校物理、化学竞赛培训资格赛,甚至没有“入围”,但是仅仅过了半学期,同学们就见识了他的学习功力。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王震霆就考到年级12名,并一直保持这个名次;进入高二后,排名再次上升,进入“领跑位”。高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他的总分都保持在680分左右,最高的一次考过699分。

  自主学习从不挑灯夜战

  和许多优秀学生一样,王震霆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他说:“我从来不挑灯夜战搞学习,只是充分利用学习时间,一点都不浪费。”

  根据襄阳五中的作息安排,王震霆每天早上6点10分起床,参加晨练,6点45分上自习,8点正式上课,每天下午课前20分钟,练英语听力。

  学校不仅每天中午有午休时间,晚上10点半也必须熄灯睡觉。每周的休息时间,也从高一的一天半,慢慢减少为高三的一个晚上。在王震霆看来,学校安排的学习时间已经足够,只要好好利用,没必要再额外加班加点,直到高考前,他也没有挑灯夜战。正是这种良好的学习状态,成就了他的高效率。

  老师上课时,王震霆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听或不听。对于不懂的知识,他会认真听讲,对于熟悉的内容,他会自己安排复习内容。

  王震霆不仅会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同时也懂得心理调节。

  高二那年,王震霆参加全省中学生物理竞赛,因三分之差,只拿了二等奖。当结果出来后,他非常郁闷。在从武汉回襄阳的火车上,他一个劲地玩PSP游戏调节情绪,他说再多想也没有意义,还不如把眼光放在眼下要做的事情上。

  紧张的高三,王震霆“感觉很好”,他说,学校的活动很多,体育节、元旦晚会、辩论会等,他都会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让他很快乐。

  采访结束前,王震霆委托本报告诉广大学弟学妹,高中要坚持快乐学习,绝对不能“熬”,不要让学习成为负担!
(本文来源:荆楚网-三峡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