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兴趣,学习就不累 |
——访北大推荐考试湖北“状元”侯宇航 |
楚天都市报襄樊版讯 图为:侯宇航(左)整理书柜 记者姜宗俊摄
本报记者 姜宗俊
在今年的北大推荐招生考试中,襄阳五中的侯宇航获得了我省第一名。
和其他紧张应考、焦急待录的同学相比,侯宇航这个“状元”很轻松。现在,他已自学了半年的大学课程。
在侯宇航看来,学习并非难事,要想成绩好,就得有兴趣。只要有兴趣,学习就不累。
在侯宇航的父母看来,孩子能有今天的成绩,是因为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家长只是注重了引导。
今天,让我们走近这名状元,了解他的成长历程,读读他的成功经验。
从小就喜欢钻研,他买回一些简易的实验仪器,在家研究发电
侯宇航是襄阳五中高三(28)班学生,是去年全国物理奥赛一等奖得主,他因此获得了北大推荐招生考试资格。
在去年底举行的笔试、面试中,他名列自主招生考试第一名。
24日,记者在高新区龙轩苑小区见到侯宇航时,他正在整理书柜。3个书柜里,装满了数理化专业书籍。
侯宇航的父亲侯家中,是东风汽车股份公司的工程师。这位父亲说,孩子对物理的兴趣自初中就有了。
那时,儿子嫌学校的实验仪器数量少,就买回一些简易实验仪器,在家研究发电。
侯宇航对物理学家的故事很感兴趣,一批物理学家的传记和专著,他早在初中就读过了。
在班主任吴社会眼里,侯宇航是个钻研学究型学生。他独立思考能力强,对不懂的问题不弄明白不罢休。
学习习惯好,学习成绩好,连高年级的学生都乐意向他请教
母亲朱保琪说,还在上幼儿园中班时,儿子就天天嚷着要上小学。
上小学时侯宇航5岁半。为了不在报名时卡壳,他们还在户口本复印件上做了手脚,将出生日期提前了。
侯宇航上课注意力集中,别的小孩回家后做作业,而他在教室里就做完了,同学还向他请教。
上6年级的时候,他的表姐上初一,不会做的数学题,还向他请教。
上高中后,学校组建奥赛班,侯宇航数理化都很强,3个班的考试他都通过了。最后,他选择了最感兴趣的物理奥赛班。“你在物理上投入精力更多,怎么协调各科的学习?”面对记者的提问,侯宇航的回答很雷人:“我的英语没物理那么好,学习的时间稍短,物理学得累时,就学英语放松。”
侯宇航学英语的方式与众不同。他经常在电脑上看国外大学的公开课课程,这些课程都是用英语教学的,这让他既提高了听力能力,又拓展了思路,拓宽了知识面。
就是休息时间看电影,他也不愿看经过翻译配中文字幕的电影,而要看原版英文的。
从不强迫孩子参加补习班,而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于侯宇航的学习,侯家中、朱保琪夫妇直言比较省心。他们说,要尊重孩子的天性,注意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
朱保琪说,他们抱着“把孩子当成天才来培养,当成天才来欣赏”的理念,根据他的爱好兴趣来自由发展,从不强迫他参加补习班。
比如,小学时侯宇航喜欢玩四轮驱动赛车,他们就陪他玩并去参赛,引导孩子在玩中学。
初中时,班主任反映,侯宇航语文成绩下滑,老师找他谈话,他还引用“学好数理化同样上清华北大”的歪论反驳。
为此,夫妇俩不是一味责怪,而是通过身边的各种事例来讲道理,引导他重视语文。最后,侯宇航的语文成绩赶了上来。
夫妇俩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从小学开始,就教他做饭、做家务。暑假时,还让他在亲戚家的商店锻炼。
侯宇航上初中时,侯家中因病在武汉住院4个多月,侯宇航独自在襄阳,成绩也没因此落下。
上高中后,每逢周三、周五,都有家长到五中给孩子送饭,但侯宇航从来不让父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