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阳光洒进每一片心灵
——襄阳五中实验中学以素质教育促教学纪事
楚天都市报襄樊版讯 2011年9月10日
面对12岁左右的孩子,面对一直受到父母亲朋过度溺爱,尚未离开家庭的孩子,面对严重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如何让他们在一个新的环境,做到自立、自强?襄阳五中实验中学以“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为办学理念,以大爱之心,把数百名孩子,引上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之路。
尊贵的“礼物”送给每一个学生
2010年7月,一个烈日如炙的日子,具有百年办校历史、培育了一代代天之骄子的襄阳五中老校区,挂牌成立了一个立志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素质教育标杆的崭新学校——襄阳五中实验中学。曾荣获襄阳五中“模范班主任”,湖北省“慈善阳光班优秀班主任”,襄阳市名师,学生“最满意教师”,“十佳师德标兵”,襄阳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湖北省“荆楚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的李泽贵,在众望之下,挑起了实验中学校长的重任。
面对新的挑战,他以博大的爱心,决意把所有的学生,打造出一个大写的人生。他坚持小班化、住宿制、导师制、外语特色、创新特色的五特色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目标,通过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开学典礼上,李泽贵为全校学生作了激情洋溢的致词,他说我作为你们的朋友,在你们步入人生重要关头时,我要送你们的“礼物”是三句话:“让人们因为你而感到骄傲!”“挑战自己!”“我们和他们不一样!”
“让人们因为你而感到骄傲”,就是你要让班上每一个人都因为有你这个同学而开心。谁有了困难,你第一个走到他的身边关心帮助他,他会因你而骄傲;做清洁卫生的时候,你为班上争得了优秀,全班同学因你而骄傲;运动会上,你奋力拼搏,为集体争得荣誉,我们都因你而骄傲;你上课积极思考,课后认真作业,老师会因你而骄傲;在家里,你孝顺懂事,勤于做家务,还学会了烧几个拿手的好菜,爸爸妈妈会因你而骄傲。做一个给别人带去快乐的人,你自己也很快乐!
“挑战自己”,意味着要随时和自己“过不去”。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求上进的,但往往缺乏恒心和毅力,也就是俗话说的“管不住”自己。所以,时刻要以高尚的自己挑战卑下的自己,勇敢的自己挑战懦弱的自己,勤奋的自己挑战懒惰的自己,认真的自己挑战敷衍的自己,文明的自己挑战粗鲁的自己……任何人都有软弱的时候,退缩的时候,放纵的时候,不要紧,只有你不断地挑战自己的弱点,就成了强者!
“我们和他们不一样”,展示的是一种精神自豪感。“我们”是指每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向往真善美的同学,“他们”是指那些没有理想、甘于平庸,甚至甘于堕落的同龄人,而“不一样”是指行为习惯和精神境界不一样。我们追求的是一辈子要做一个健壮、正直、善良、睿智的有出息的人,有自己的短中长目标计划,并不断的为之奋斗,努力实现。
教职员工的倾情奉献,让师生和谐温馨、情景交融
全封闭寄宿制管理模式,对于12岁左右的孩子,这些一直受到父母亲朋过度溺爱的孩子,这些严重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能够稳住“军心”,是该校要探索解决的首要问题。孩子们在家里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安定“军心”的首要条件,就是打好相应的物质基础。为此,学校仅改善条件方面就投入了资金近100万元,还修建了全市学校中最好的浴室,新添置了新床,加强了食堂的管理等。
俗话说,“安全不保,一切皆否。”为此,该校探索建立了一系列安全保障制度,防患于未然,如班主任和家长的交接制度,严格门卫进出管理制度,学生生病意外伤害的紧急治疗措施等,实践证明这些制度和措施是得力的,起到了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的关键作用。
让学生“学会生活”的理念灌输和养成是稳定“军心”的内在因素。学校开展了“五爱教育活动”、“文明寝室评比活动”、“文明就餐评比活动”等,使孩子们能较快的把自己融于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并从中享受到快乐,适应了新的集体生活。
以林道明为首的班主任队伍,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在寒来暑往中,远离家庭、早起晚睡、呕心沥血;李以梅丢下尚在读小学5年纪的宝贝女儿,把母爱献给了自己的学生;黄晓黎不辞辛劳、奔波于国培班(隆中)与学校之间;郭慧敏顽强地克服着疾病的困扰;陈菊萍常常带着嘶哑的嗓音走进学生、家长中间;于姝明已过不惑之年仍与学生同台表演,杨志强为了学生未能照顾住院的妻子,杨发展诚恳与家长沟通、深受好评;程传军运动场上师生同乐;杜本勇为学生甘当黄牛;陈继进对学生耐心细致;刘军全天候与学生打成一片……全校教职员工的倾情奉献,密切了学校和学生的鱼水关系。
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让每个学生在实验中学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体验。”
根据初一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段性”这一身心发展的特点,学校采取了“活动激励法”,即“一个阶段一个活动,一个活动一次激励”,使学生不断处于心理活跃,情绪激奋之中,寓教于乐。
学校根据季节特点,分阶段开展的“五爱”教育活动、体操比赛活动、参观军营活动、冬季运动会、迎春晚会、“星光灿烂”工程等,在丰富孩子业余生活的同时,极大地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上进心。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针对教师来自四面八方又有各自的教学特点,重点抓教师之间的合作,注意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每个班不超过40人的小班制,让老师和学生始终处于和谐温馨、情景交融的状态。
心顺则一切皆顺!老师的用心,学生的专心,仅仅一年时间,学校的各项工作已初见成效,在全市的学科调考中,学生的平均分数,都名列全市同类学校首位。
用大爱做小事,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进入五中实验中学第一天,我就感受到了老师那无私的关爱,他们手把手教我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最让我难忘的是参观军营,我深深感受到了军人们必须多吃苦,才能磨练出钢铁般的意志。我想,我们也应该多吃苦,才能在以后感受到甜。”这是七(一)班学生韩玉麒的入学感言。
“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顺利结束。回顾在这里生活的每一天,我不仅学会了独立,更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目标与坚持不懈是多么地重要。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斗志与激情,我们才会充满自信。但是,有了目标并不一定代表成功。如果目标是一扇门,那么,坚持就是开门的钥匙,为你打开成功的大门。”七(四)班的丁宇锋在入学感言中这样写道。
年仅12岁的七(八)班学生毕天齐更是激情满怀:“九月,是耕耘的时期。在这段看似普通的月份里,我有幸走进了一扇古朴的大门:庄重的状元桥,美丽的杏坛,历经沧桑的大成殿,苍翠的松柏尽收眼底。这就是五中实验中学,我在这里完成三年学业,它是我生命中的新起点。是雄鹰,总有一天会徜徉于蓝天,离开父母的怀抱,抒写自己的青春。这七天,比过去的几年还重要,它使我坚定信心:让理想的种子在襄阳五中开花结果吧!”
2010年刚开学,初一(七)班学生冯玉杰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一遍又一遍地教孩子铺、叠被子、系鞋带。这时,该班班主任李以梅老师走过来了,她告诉冯玉杰的父母,把孩子交给我吧,一周后,你再看孩子的变化。果然,一周结束,回家第一天的早上,母亲象往常一样,到冯玉杰的卧室叫他起床吃早饭,推开门,冯玉杰正坐在桌前读书,床上的单子平展如纸,被子叠得棱角分明,一点儿也不逊色军营宿舍。
“我就是冲着对李泽贵校长的仰慕和教育家办学应聘来五中实验中学来的。”几乎和每一个女性班主任一样,八(六)班班主任郭慧敏也被自己的学生亲切地称为“郭妈妈”。她的手机上一直保留着一个学生母亲发来的短信:“郭老师,您好!我是李可心的妈妈,昨天的班会让我很感动,特别是您那句‘这帮孩子是你们的孩子,更是我的孩子,每星期只跟我们两天,而跟我可是五天哪’,听到这里,真的,郭老师,我眼圈都红了。可心跟了您一年,在她身上或多或少还有许多缺点,学习成绩也不尽如人意,但我已经充分地感受到,在您的教育下,她已完全没有时下女孩的娇、骄二气,也不跟人比吃比穿了,可心已完全具备女孩的诚实、纯朴,这与您的教诲是分不开的。我很庆幸可心能分到您的班上,在此,作为家长,我要对您这位‘老师妈妈’一年的付出表示深深地感谢……”
“教育就是用大爱做小事!”八(十)班的班主任黄晓黎说,“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生活搞好了,学习才能搞得好。做人是立人的根本。”
班上女生李思蕴,虽然学习成绩不错,在待人接物方面却显得清高而孤傲。在五中实验中学学习一个学期之后,她的母亲纳闷了:这孩子以前,老是一副愁眉不展、对父母也爱理不理的样子,现在变得懂事了,竟然做起了父母的思想工作:要让父母多欣赏对方的优点,同时,与邻居们相处是一种缘份,帮助别人总是快乐的。邻居们也发现:思蕴这孩子变了,见到邻居总是乐呵呵的,阿姨长叔叔短的,也特别乐意帮助别人。“你们用了什么办法,让孩子变得如此懂事啊?”不只一个邻居,这样追问思蕴的母亲。“这全是学校老师的成绩啊!”母亲也掩饰不住自己的骄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落实在行动上,需要拥有一颗大爱之心和一番艰苦的努力。“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体验!”校长李泽贵的教育理念,正是对这句话很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