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快报专访我校北大清华推荐生

五中两学子“直通”北大清华
——访五中高三学生许泳昊、佘昱力
    本报记者 姜宗俊 邹琪  通讯员 杨立军 李震海 2011年11月28日

高三(30)班许泳昊

高三(29)班佘昱力

   北京大学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制,清华旋即推出“新百年领军计划”。两所著名高校针尖对麦芒的“掐尖战”,都是为了将学业优秀、综合素质突出的理科学生提前招录到自己名下。
    襄阳五中学生许泳昊、佘昱力,从全校21名优秀学子中脱颖而出,分别成为校长实名推荐制和新百年领军计划的候选人。

    目标定位明确
    从不轻易更改

  佘昱力是襄阳五中高三(29)班学生。在班主任尹楠的印象里,这个孩子特别有主见,确定的目标从不轻易更改。
    尹楠是高二开始担任佘昱力班主任的。开学伊始,她就发动全班学生写出自己的高考目标,包括所要考的大学等,以此了解学生们的志向。当时佘昱力就写要考入清华大学。
    这次校内有21名学生参加北大、清华推荐生选拔,其中13人选择清华,8人选择北大。尹楠建议佘昱力选择北大,这样竞争压力就会小一点,但被佘昱力婉言谢绝。
    佘昱力说:“越是有挑战性,越是能证明自己的实力,不能因竞争激烈就轻易改变自己的既定目标!”
    而高三(30)班学生许泳昊上高中伊始定的目标就是进入北京大学深造。在班主任丁全华眼里,这个爱徒最大的优点就是目标明确,不仅有考入北大的近期“规划”,还有远期出国留学的打算。

    领导才华出众
    霸气但不霸道

    许泳昊、佘昱力的自我介绍十分相似,都称有领导才华,组织协调能力突出。
    许泳昊以踢足球为例谈了自己的领导力。他说,他既是班长,又是足球队队长。班长的管理经验就得益于踢足球当队长。在球场上,他不仅要踢好球,还给前锋、中锋、后卫分配任务,更要协调队员之间的关系。比如,两队员之间闹矛盾,他就必须想办法化解,不影响比赛。当队长就是要把大家捏成一股绳,向一个共同目标冲刺。
    这次竞选,同学们围绕“人民大学招录家中三代无大学生的农村贫困学生”这个话题展开无领导小组讨论,有的同学说要放宽标准,有的学生称不能放宽,双方互不相让争执不下。许泳昊综合双方观点提出意见,统一大家观点,从而使无领导小组讨论顺利结束,展现出其领导才华。
    而在尹楠眼里,爱徒佘昱力身上有股霸气,组织足球赛、演讲比赛、话剧演出等文体活动在学校接连夺魁,但在与同学相处时从不霸道。比如,他在针对一件事发表意见时,总会提前征求其他同学的意见,从不因自己有主见而忽视其他同学的感受。

    业余爱好广泛
    关注时事热点

    佘昱力有文学特质,曾获得全省作文竞赛一等奖。他英语出众,是全国英语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我妈妈是英语教师,从我4岁时就给我听英语之声节目,营造好的英语口语环境,而琴棋书画她都让我接触学习,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佘昱力说。
    对热点事件的关注,是佘昱力每天的功课。每天中午12点,定时收听广播节目《中国之声》,听新闻,析热点,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而在与许泳昊的交谈中,记者发现,他不仅喜欢各种文体活动,而且乐于探讨时事。记者让他谈谈对南海冲突、日本扣留中国渔船等事件的看法,他娓娓道来,言语中充满理性和思辨,他不赞成所谓的强硬外交,而说目前的国际情势和中国实际决定了中国不能四处树敌,而是在发展好自己的基础上有礼、有度、有节地处理好对外关系。

    善于归纳总结
    埋头而不苦读

    在学习方法上,许泳昊和佘昱力都善于归纳总结,不做无效劳动。
    许泳昊说,高一高二时可以针对每个知识点展开题海战术,研究不同习题解题方法,再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延展,争取把所有知识都联系起来学习。但到了高三就必须改变战术,不能再进行题海战术,而是围绕每个类型的题目,找准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速战速决。针对数学题,看到一个知识点,脑海中就要浮现出相应的题,然后找出对应的解题方法。如果还按照高一高二的学习方法,就会浪费大量时间,让自己无法脱身。“高中知识看似繁多,其实教学大纲已经把重点明确。”佘昱力总结说,学习只有善于总结才会轻松。比如英语“完成句子”题型,这类题目做多以后,就要自己整理、总结常考的语法结构,例如主谓一致、固定搭配词组等。自己可以准备一个总结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记录下来,之后可以拿出来温习,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尹楠看来,许泳昊和佘昱力都是埋头而不苦读的学生,学习方法得当,就比其他学生学得轻松,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