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曹荣葆在2012年春季教职工开学式上的讲话

团结一心,克难奋进,推进学校持续跨越发展
----在2012年春季教职工开学式上的讲话
2012年2月3日
校长 曹荣葆

各位教职工:
    大家好!今天是正月12日,我代表校党委、校行政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全校教职工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刚才,副校长王静同志宣读了我校《2012年工作计划》。这个计划由校办在各处室计划基础上拟订并经校党委会讨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突显了教学质量、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规范管理等学校工作的实际,是全校2012年工作的“纲”。各处室、各年级组、教研组要认真组织学习,创造性地工作,争取圆满实现“计划”中提出的目标。校办将根据这个计划列出一年来主要工作,然后分解到各处室,组织讨论,安排落实;年终要进行总结交流。
    2011年是值得回顾的一年,全校师生在校党委正确领导下,精诚团结,励精图治,不畏艰难,奋力拼搏,赢得了2011年新校区首届高考“开门红”,向全市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新五中展示了新形象,新百年踏上了新征程!
    现在,根据我校《2012年工作计划》、学校现状和目前面临的形势,我讲几点意见。
    一、树立开放和忧患意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要推动学校持续跨越发展、创造新的百年辉煌,必须树立开放意识和忧患意识。
    1、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要进一步倡导忧患意识和“五中人”精神。
    襄阳五中的百年辉煌是一代又一代五中人拼搏奋斗的结果,是一代又一代五中人心血、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传承五中历史,发扬五中传统,再创五中辉煌是在座的每一个五中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2年是我校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二个关键年,刚刚结束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吹响了“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四个襄阳’,为早日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而奋斗”的号角;今年,全国人民将喜迎党的十八大,我校将迎来110年校庆,全体湖北考生将迎来新课改后的第一次 “新高考”。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计划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更高,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期望质越来越高,兄弟学校以及省内不少名校发展迅猛,生源大战高温不减。可以说,我们目前面对的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有巨大的挑战。
    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给全校教职工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我校在岗高级职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比例,所以在以后的3年一次的岗位设置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高职低聘”的情况,每位在岗的教职工要务必树立个人的危机意识,在教育教学及科研等方面要不断努力,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
    《综合考评》给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2011年末,省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进一步规范和创新了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综合评估,在50个基本指标评分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学校获奖、教师省优质课一等奖、教师公开发表论文等3项奖励标准,还增加了2项扣分标准和8项评优一票否决的标准。全校干部职工都要认真学习,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2011年张海涛、刘启焕、饶青莹、刘忠艳、邱羽、陈娜等6名教师分别荣获生物、体育、地理、数学、历史全省优质课和全省英语演讲大赛一等奖;其中,张海涛老师勇夺全省生物优质课大赛第一名;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论文48篇,为我校的综合考评争得了分数和荣誉,值得大家学习。
    当前面临的教育竞争是客观的,是不以学校或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在竞争中不进则退。我们决不能躺在襄阳五中百年辉煌的功劳簿上睡大觉,我们应该认清形势,抢抓襄阳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湖北新课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发扬“进了五中门,就是五中人,说五中话,办五中事”的“五中人”精神和“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五中人”忧患意识,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拼搏奉献、务实进取的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五中新的百年辉煌做出贡献。
    2、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团队意识,打造系列优秀团队。
    我们的干部要做到:讲政治,讲团结,讲原则,讲务实,讲科学,讲奉献;关心学校,关心师生,关心教育教学;争当师德楷模,争当管理专家,争当业务骨干。这些将是我校今后考评干部、调整干部的依据。今天会议结束前,全校教职工对学校中层干部进行一次测评;另外确定时间召开学科教研会对教研组长进行测评。今后,每学期对一线管理层、中层干部测评一次。对于不务实、不履职、不主动、不担当的个别干部要及时予以调整。今年,在市教工委的领导下,加强干部队伍组织建设、思想及作风建设,促进干部队伍年轻化,使管理团队更充满活力。
    我们的教职工要做到:敬业爱生、拼搏奉献、务实进取;关心政治,是非分明,师德高尚,身心健康,热爱生活,理念先进,技艺精湛,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些将成为我校教师今后职称晋升、评先表模的重要标准。青年地理女教师张宇坚持上课到产期前的12月15日,元月29日主动要求返岗上课,教学效果一直优秀,为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今后,要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行管人员、党员和班主任考评机制。对有偿家教、体罚学生、聚众打牌、向家长索取及其他违反师德的行为实现一票否决;加强学生的教育工作,不经年级组、学工处研究同意,不能随意让学生停课。2012年1月,湖北省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公布,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我们要向学生广泛宣传。
    3、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每位教职工自己发展的生命线。质量下滑,学校衰退,教职工的名誉、地位、事业和待遇也将无从谈起,我们应该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全校教职工共同的价值取向。为此,我谈几点想法:
    一是坚持“五级目标”不动摇。
    奥赛、清华北大这两级目标要作为百年名校的品牌来培育,我们要把这两项工作提高到培养领军人物、带动整体发展的高度来抓,通过提高一、二级目标,来带动第三级目标(即全省理科前2000名、文科前1000名上线人数)的提高;汪校长、年级蹬点领导、教务处、年级组还需进一步研究对策、拿出具体措施,加大力度,进一步提高奥赛、清华北大这两级目标。竞赛工作要创新机制、完善内容,加强交流和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竞赛获奖层次及人数。2011届高三年级的奥赛物理教练吴社会、李轶、何清,信息学教练杨兵等同志、2012届高三年级的数学奥赛教练丁全华、何宇飞,生物教练陈国辉、尹楠、机器人教练张幸欣等同志为学校做出了贡献,值得大家学习。
    一本、二本线这两级目标(即四、五级目标),平行班要做贡献,平行班的问题关键是把规范管理、夯实基础和增强信心等工作要做实做好;老师们要通力协作,坚持不懈,用自己聪明的智慧启迪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呵护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文明的行为影响学生,以广博的知识引领学生。目前,我校学生多、差异大,我们要想方设法、广开渠道,为学生铺就成长成才之路。对于中等以下的同学来说,美术、文艺、体育等专业的培育是一条不错的选择,既可以增加一本、二本的上线率,也可以鼓励暂时落后的同学的信心、减轻管理压力;篮球生招生和管理难度大、成本高,以后要专题研究、调整;少数同学总体成绩不太好,英语成绩不错,家庭条件较好,在学生本人和家长自愿的前提下,学校支持他们走出国留学之路,并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在国外学出信心、早出成绩,考上国外大学的,学校将纳入高考奖励范畴。
    2012届高三目前整体情况比较正常,元月首次市统考既考出了信心,也明确了不足:我校囊括全市文理科第一名,文理科一类线人数达到880人(全市第二名有821人),再加上美术、体育、艺术等高考一类线人数有望第三次突破1000人大关。我们现在要利用高考备考最后4个月的黄金时段,进一步加强研究,强化管理,在落实、细节、规范、速度等方面多下功夫,提高备考效率,努力提高清华北大上线人数,采取过硬措施抓好平行班(特别是文科平行班)的各项工作,争取2012年高考再创辉煌!
    二是要通过完善文理分科和目标考核方案来提高质量。文理分科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还要结合当前国家形势。分科前,高一年级要对入校后的考试情况进行一次科学的总结性的考评和奖惩;分科后的目标考核要把中考成绩和高一年级几次大考成绩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文理分科增强学生信心,提高教师的信心和责任心,对不负责任的班主任要及时予以调整。
    三是通过完善和加大高考奖励提高质量。在2012年高考前进一步完善高考质量奖励方案。
    四是通过科学管理提高质量。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拿出具体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尤其是体育生的管理)、班主任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包括体育课和三操的管理)、干部队伍的管理和行管服务工作的管理来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是无穷的,抓好管理是提高质量的重要保障,各相关负责人要在管理上动脑筋、下气力、抓落实。学校由主城区迁建到郊区,为学校的新的百年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也给大家带来了诸多不便,希望大家以学校大局为重,克服暂时的困难,把各自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五是通过抓好招生工作提高质量。生源质量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苗子好,再加上田地好、管理好,收成就一定好。今后,我们要适当控制招生总人数,严格控制低分学生入学,招收心理健康、思想素质好的学生;去年底,我校成立了招委会,下设招办。负责招生的同志已经开始了策划和行动,各招生点的同志工作要主动、落实。今后,我们要把招生的态度、成绩和评先表模、干部考核结合起来,对每年的招生工作及时进行总结、交流和表彰。
    二、树立服务意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1、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反对坐在办公室发号施令,校领导及中层干部努力做到“一走出、五走进”,即走出办公室,走进学科组,走进教室,走进寝室,走进食堂,走进各自分管的工作岗位,多关心师生思想、生活、工作和学习,及时为师生排忧解难,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切实解决服务谁、如何服务的问题。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中心”和“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显校”的思想,坚持做到“后勤服务前勤,科室服务年级,干部服务群众,教师服务学生,全校服务高三”,坚持做到乐于服务、主动服务、全面服务。有的部门和同志遇事推诿,未做事先要补贴,个别行管人员整天牢骚满腹。想想一线教师和班主任们早上6:15、中午12:30以及晚上11:00在干什么,心里就平衡了。
    三、树立规范意识,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规范管理关键要做到制度管理,制度管理是科学管理的前提和保障。
    1、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学校目前人多、面积大、凡事牵扯面广,不依靠科学的制度进行管理,就会乱无章法。现有的制度要坚决执行;不符合现实校情的制度要及时予以完善;制定新的制度要充分调研,经集体审阅后试行和完善,在适当的时候交校代会讨论通过。
    2、坚持“制度至上”的原则。制度是一种文化,是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文化。治理学校靠的是合理、完善的制度,而不是靠校长的意志和情感。我们要坚持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物;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全体管理骨干要先用制度律己,再用制度管人;全体教职工要进一步强化规范意识,自觉地维护制度、遵守制度。我们要坚持做到在权力、人情、地位、资历面前,制度至上,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从今年起,要落实经费开支会签联审制度和休学会签制度)
    3、进一步加强制度的宣传和学习。维护制度、遵守制度首先要学习和了解制度。上级的文件、学校党委会决议和行政会决议是理所当然的制度,我们要及时向大家传达、宣传。全体教职工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纪律意识和认识水平。目前,学校党委会决议和行政会决议均以通知的形式发放到教研组长、年级主任以上的管理团队,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及时宣传、严格执行。
    4、规范管理,开源节流,实现高质量、高水平、高品位的办学和生活。
    学校的面积大,运行成本高。我们要通过进一步规范管理、开源节流来减少浪费,这项工作需要得到全体干部、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1)科学策划招生规模,力争既保证收入,又保证生源质量;学籍的管理采取会签制,规范、严格地管理休学和复学。
    2)争取政策支持和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更多的资金投入。
    3)提高生源质量,进一步办好实验中学,增加学校收入和优质生源。
    4)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客餐招待费、交通费、差旅费、水电费、资料印刷费、资料征订费、设备损耗费和维护费,降低运行成本(今后新老校区的财务状况实行月报制,财务报销和各类津补贴实行会签联审制),进一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改善教职工的福利待遇。我简单地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个教室和教职工办公室每天只节约二度电,全校每年就可以结余近10万元,其他方面可结余的空间都很大。所以,希望全校干部职工像家庭理财一样,支持学校的开源节流工作。
    规范是为了科学有序的管理,也可以达到增收节支。大家同舟共济,攻坚克难,科学有序地极大限度地顺利实现开源节流,提高福利待遇的目标。目前,我校的迁建已经结束,新校区各项配套设施和工程已基本到位,最艰难的时期已顺利度过;学校初、高中分布在两个校区,教学和生活在同一区域,各方面条件均超过全市其他兄弟学校,我校有信心和条件实现高质量、高水平、高品位的办学和生活。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前,全校教职工要统一思想,同舟共济,竭诚尽智谋发展,凝心聚力促跨越;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制度激励,文化引领”的治校方略,牢固树立开放意识、忧患意识、服务意识和规范意识,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满腔的热情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开拓性地开展工作,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中心、管理同步,搞好名校工程、名师工程、名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全校教职工的事业的成就感和生活的幸福感,推动学校持续跨越发展,为实现“百年五中,中华名校”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