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心中未了的“教育梦”
——记“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襄阳五中校长曹荣葆
襄阳日报 杨立军 李震海 2014年05月06日
走进襄阳五中行政楼二楼会议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副对联:“蟾宫摘桂,双雄笑傲大湖北;杏坛信步,园丁倾情新五中。”“惟楚有才,才在五中中状元;山登绝顶,顶上有我我为峰。”
这副对联书写着一位带领全校师生追逐“教育梦”的领头人,他就是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优秀校长、“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襄阳五中校长曹荣葆。
重入“苦海” 只因未了“教育梦”
在32年的工作历程中,曹荣葆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1982年刚入职就在学校任教,1988年,任襄阳县一中(现襄州一中)副校长,1991年9月临时主持全面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大跨越。1992年过省线恢复历史最高水平,1993年上省线跃居全市第一,连续多年在全市遥遥领先。此外,他不仅还清了县一中所有债务,而且还完成了5万平方米的校舍建设。
他先后任县一中党委书记、校长,县教工委书记、教委主任,县教体局书记、局长、教育督导室主任;谷城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长,谷城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等职务。
2011年7月,在谷城县委工作8年后重回学校,调任襄阳五中校长、党委副书记。
当曹荣葆调任襄阳五中校长的消息传出后,不少同事和朋友好心劝他说,在县委工作一呼百应,襄阳五中刚从市中心迁至城乡接合部,债务大,办学难;许多老师和家属两地分居,思想波动大;再次出任校长,无疑重入“苦海”。也有人担心他干行政久了,离开教育时间长了,未必适应得了。“明知山路难行,偏向高处攀登”。自愿重入“苦海”,只因心中未了“教育梦”。“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曹荣葆将屈原的名言刻在了心里。
曹荣葆自上任起,坚持吃食堂、住学校。每天,学生到校前,不管刮风下雨,他都会在教学区中心地带迎接学生到校;上课时,当一个“虚心的学生”;课间,和老师们探讨教学;深夜,在宿舍楼巡查。
为学校的发展,他带头节约每一分钱。偶尔出差,也是住最普通的宾馆,吃最便宜的工作餐。三年来,他四处奔波,得到多方支持,学校偿还了1.2亿元建校债务,教职工收入也明显提高,学校面貌为之一新,教职工精神为之一振。“其身正,不令而行。”曹荣葆务实的作风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在五中这片新天地里,他以心换心,以行动服人,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
尊师重道 新校实现“三级跳”
曹荣葆经常在党委会和中层干部会上讲,“对于一个人,你能强迫他闭上眼睛,但不能强迫他进入睡眠状态。就教师而言,虽然奉献乃其天职,但事业心的满足是其最高需要。在当今形势下,只有妥善运用好激励机制和后勤保障机制,一切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全面关心教师的生活、事业和思想,才能焕发其事业心的光辉。”“言必行,行必果”。曹荣葆处处尊重教师,对老教师有敬重心,对中年教师有贴心,对青年教师有爱心。他任人唯贤,大胆起用年轻教师;他搭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近几年,五中已有3名教师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37人次获省优质课一等奖,近100名青年教师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20多名青年教师成为优秀奥赛教练,一大批青年教师成长为年级主任、优秀班主任和奥赛班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成为生力军,撑起了五中的一片蓝天。
2013届年级主任冯长春,一家三口都在高三,夫妻上课,女儿上学,大人忙于工作,根本顾不上女儿的学习。曹荣葆对冯长春说:“特殊家庭、特殊时期、教育好广大学生的同时,也应关爱自己的子女,有困难,共同克服,定目标,共同努力!”在曹校长的关怀下,冯长春夫妻不仅事业上取得了丰收,女儿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学校努力做到“待遇激励人、感情凝聚人、事业成就人”,营造出其乐融融、昂扬向上的人际氛围。办学水平连年攀升,创造出“三年五状元,新校三级跳”的优异成绩。2011年,学校赢得新校区首届高考“开门红”:摘取全省理科状元和全市文科状元桂冠,北大清华港大录取15人,重点大学上线1027人。2012年,新校区第二届高考取得“红胜红”:摘取全市理科状元,北大清华港大录取24人,重点大学上线1093人。2013年,新校区第三届高考实现“三级跳”:包揽全省文理科状元,北大清华港大录取37人,重点大学上线1290人。
爱生如子 老校赢得“满园春”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生如子,于细微处关心学生,呵护学生”,彰显了曹荣葆的育人观。
他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才能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才。”
曹荣葆经常给老师们讲王守仁“满街都是圣人”的哲学思想及其“门人抓小偷致良知”的故事,证明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他要求全体班主任、科任教师及其他管理人员把这个思想渗透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全面关爱学生,给全体学生赋予同样的爱。
2012届毕业生张鹏,学习基础差,而且因为一个人站在走廊上“疯狂英语式的朗读”,经常遭到同学们的嬉笑和讽刺。曹荣葆发现这个现象后,及时找到张鹏谈心,鼓励他坚持自我,继续努力,并在学生大会上公开表扬他。张鹏更加发奋,最后考入重点军校,并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以学生为本”的系列举措推动学校从优秀走向卓越,百年老校赢得“满园春”。三年来,高考成绩节节攀升,90%的学生考入本科大学,每年均有300多名择校生考入重点大学,奥赛成绩进入全省前列,科技创新、文体活动及其他各类兴趣小组活动成绩斐然。课改活动精彩纷呈,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学生在追求学业进步的同时,拥有良好的品质、强健的体魄和阳光快乐的心态。
近三年,学校荣获中国百强中学、中国中学百年名校、全国素质教育先进示范校、全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影响力形象学校、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湖北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单位、省高中教育行业状元单位、省课改样本校等近100项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