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晚报报道我校第四届襄阳优秀人才冯长春

从教22年,他带出1名高考省状元、5名市状元;2013年,他带的班全班61名学生都过一本线——

“最牛班主任”冯长春

襄阳晚报  2015年02月07日 刘倩     

  人物简介

  冯长春,男,1970年11月生,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现任襄阳五中高一年级党支部书记。

  冯长春参加工作22年来,有19年担任班主任。2013年担任襄阳五中年级主任期间,该年级李卓雅、贺维艺同学包揽全省文、理科状元,并为北大、清华输送36名优秀学生,共有1290名同学突破了一类本科线。他多次被表彰为省优秀教师、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十佳师德标兵、市劳动模范。

  自1992年走上讲台,冯长春已从教22年。他当了19年班主任,带出了1名高考省状元、5名市状元。2013年,他带的高三毕业班,全班61名学生都过一本线,被称为“最牛班主任”。

  已经成为名师的他有更多发展的机会,到沿海学校更是抢手的“香饽饽”。2009年,一份丰厚的合同摆在冯长春眼前,对方说:“只要你来,钱不是问题。”但冯长春拒绝了,“钱不是问题,我的根在襄阳五中”。

  2010年8月底,冯长春挑起高一年级主任的重担。他对老师们说:“我们要做年轻的‘老’教师,不能因为工作时间久了,三年一重复,一眼望到头,就产生惰性,要不断突破自我,勇攀新的高峰。”

  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他每天早晚都要在年级教学楼一层一层巡视。陈文卿老师说:“每天来到教学楼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冯长春,每天晚上从学生宿舍楼走得最晚的也是冯长春。”

  作为年级主任和一名“老”教师,冯长春常说:“年轻教师缺乏经验,但是工作有激情,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要善于调动和引导他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创造奇迹。我们在工作中要鼓励和支持年轻教师,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

  冯长春经常抽出时间关心年轻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经常可以看见他提着凳子在各个教室听课。青年教师王云龙刚来时很不适应,冯长春经常鼓励他、指导他,去听他的课,课后认真逐项进行分析和指导,帮他总结整节课的得与失。

  就这样,在冯长春带动下,许多青年教师教学业绩突飞猛进。高三年级刘雪娥老师荣获全国政治优质课大赛一等奖,邱羽、刘忠艳、陈娜、丁邯等一批青年教师荣获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高考中,陈古成、王云龙、丁治东、牛威等一批年轻班主任所带的班级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一大批青年教师所带学科高考成绩优异。

  不仅如此,冯长春对于学生的状况也如数家珍,哪个学生生病了,哪个学生数学成绩下滑了,哪个学生最近情绪有点低落,哪个学生进步了……他都能随时说出来,对许多学生也能随口点出名来,并能对其学生生活情况说个一二三,这让老师和学生们都信服不已。

  冯长春班上有个学生,学习落后,经常违反纪律泡网吧和游戏机室,加上父母在外地打工,他身上有着留守孩子的孤僻和叛逆。一次,这名学生患了重感冒,几天不能到校上课,冯长春几次带着礼物去看他,并为他补课。那些日子恰巧冯长春也患了胃病,接连几天打吊针,但一次也没影响给学生补课。一天晚上,当这名学生发现冯长春因扎针淤血而发紫的手背时,才知道老师是在带病为他补课,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当即向老师发誓要做个好学生。后来,这名学生成绩不断提高,在高考中取得665分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临别时,他感激地对冯长春说:“我们是三年师徒,一辈子朋友。老师,谢谢您。”

  有人说,冯长春是一位智者,二十载风雨征程,收获的不仅是人生;有人说,他是几百个孩子的“父亲”,二十载春秋耕耘,播撒的是爱和希望的种子。“为师难,道幽眇,学无涯,求索不辍;育人悦,德为本,能至上,身体力行。”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冯长春默默地耕耘,上下求索,将谱写更加辉煌绚丽的篇章。

  第四届襄阳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