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快报讯 楚天快报记者王晓光 通讯员 杨立军 李震海
“襄阳又多了个‘特产’——省状元!”2015年高考,襄阳五中再次斩获全省文理双状元。2011—2015年,该校共收获5个省状元,3个市状元,创造了“五年八状元、新校五连胜”的辉煌!包揽高考全省文理状元在我省高考历史上仅出现两次,均在襄阳五中,在全国也很罕见。襄阳五中受到全国各大主流媒体的关注,“襄阳五中效应”成为当下热议话题。
五中不仅有状元,文理科顶尖学生更是层出不穷。2015年高考,该校学生魏占一、李泽坤还夺得省文科第二名、理科第三名。北大清华预估线理科接近680分、文科620分,五中可录取25人,再次夺得全市第一。夏雷震(当年自费上五中)以606分的高分通过北大清华空军飞行员复试,填补了我省该项空白。过清华、北大录取线人数多年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过重点线人数快速攀升且多年居全省第一,这为高考状元的诞生提供了牢固的基础。
五中的辉煌绝非某个人的功劳,而属于整个五中团队。党委书记、校长曹荣葆把五中的成功归功于“其乐融融,昂扬向上”的工作、学习氛围和团结拼搏、善于创新的五中团队。
年级团队:80后组建“年级小王国”
“五中年级领导小组一般由7人组成,责任明确,既分工又合作,特别有干劲!”2015届高三年级主任崔志阳介绍说,除了年级主任、支部书记,还有5个副主任,分管学生、教学、后勤保障等工作。
38岁的支部书记纪宏涛是年级领导小组的“老手”,其余都是80后。“年轻更有拼劲和干劲,大家拧成一股绳,想不优秀都很难。”年级副主任张海涛说。“年级组团队主要起管理、引领作用,将全年级融为一体,工作起来才更有效率。”年级副主任匡缘介绍说,每天由1名副主任带领5名班主任值班,负责检查全体班主任到班、教师工作和学生到校、学习、休息等情况。年级组团队除抓学习、教学外,还会做好老师和学生的后勤保障。
五中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汪文超认为,年级管理制的科学实施是襄阳五中的核心竞争力。在五中,由年级组老师和中层干部投票选拔年级主任,校党委只走组织程序。年级主任是个“小校长”,掌管人事、财务大权,年级成员、班主任、备课组长、班级教师调配等都由他来负责,学校敢于放权,年级领导小组在校党委宏观指导下自主、高效、创新地开展工作,这是高考取胜的关键。
奥赛团队:老带新书写“金牌神话”
2015届襄阳五中奥赛组再创“金牌神话”,14名同学获得奥赛全国一等奖。年轻夫妇陈冰、傅雪青作为教练,5名学生获化学奥赛全国一等奖,其中4名进入省集训队,1名获全国银奖,创全市纪录。青年教师、物理奥赛教练刘荣沛、匡缘在主教练何清带领下,夺得7个奥赛全国一等奖,其中3名同学夺得全国总决赛1银2铜。青年教师陈国辉、陈思、何娇、张海涛在骨干教师尹楠、邓桉率领下,夺得两个生物奥赛全国一等奖。
化学奥赛主教练陈冰介绍,学校一直都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进入高一后,就成立奥赛兴趣小组,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去留。他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奥赛教学中,爱人傅雪青也是化学奥赛教练,忙起来经常连小孩都顾不上。“奥赛教学很花精力,但学生有所收获,一切都值得。”陈冰说。“高一时带学生到武汉大学实验室参观,高二带学生到湖北文理学院做实验。”何清说,“课本学习是一方面,开阔眼界也很重要。”从1999年开始担任奥赛教练以来,他已经带出了26个全国一等奖,“这里面有自己的付出,更有整个奥赛团队的努力”。“学奥赛对自主招生确实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一大批优生团队,让学生能学到奥赛的学习态度和思维,培养学习和钻研的兴趣,这也是奥赛对学生最大的帮助。”生物奥赛主教练尹楠、陈国辉说。
1997年,五中在全市率先组建奥赛班,在教材编写、师资培养、奥赛培训等探索出一套较为完整、五中特色的经验。2010年以来,每年收获全国一等奖均在10人以上,近3年已达15人左右。“目前,五中已从著名高校引进一批优秀奥赛教练,随着‘奥赛专业化’模式的推进,五中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奥赛强校将指日可待!”汪文超满怀信心地说。
学科组团队:聚合智慧舍我其谁
五中2015届高三英语备课组长胡绪超介绍,2015年高考,该校英语140分以上的有150多人,130分以上接近800人,各分数段在全省遥遥领先。
他介绍,备课和出题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两大重任。每位教师除了自己备课外,还要集体备课,共同交流备课成果,集体的力量才会产生“智慧结晶”。“十几个老师花好几天才能出好一套试卷。”胡绪超说,出完题再集体讨论,才能确保试卷的高质量。
据悉,五中每个年级的每个学科组在课程安排、教学进度、教学资料、考试、考试分析等多方面都是统一的,绝对不允许“单兵作战”。考试后,试题评讲要有针对性,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在文综组长向良辉看来,五中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每个备课组内部的团结以及备课组之间的团结。“政史地三个学科共用一张答题卡,每次批改非常麻烦,但是三个组从来没人抱怨,每次测试的试卷老师都是当天改完,从来不过夜。”向良辉介绍,每位老师不仅认真批改试卷,改完后老师们必须快速统计本班每题每个选项的正答率,还会进行集体备课对学生做题情况分析讨论,总结每道题学生错误的原因,再制定详细的完善计划。
班主任团队:关爱每个学生的一切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新一届高一年级主任褚伟说:“五中不仅云集文理科状元、高分学生,而且各类班级都能创造优异成绩。”2015年高考,五中13个理科平行班,12个班过一类线30人以上,其中金水清班42人,杨啸枫班40人,匡缘班39人,张海涛班39人……“在襄阳五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关注。”杨啸枫说。班上有名学生叫张子恒,英语成绩差,偏科特别严重,为此杨啸枫专门找到英语老师为其制定补课计划,身为数学老师的他还特意了解英语教学帮助其补习,最终张子恒高考英语考了142分。
在金水清看来,班主任应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严父、慈母、朋友、学友……他介绍,班上有名李同学来自单亲家庭,学习习惯不好。金水清开始以严父的教育方式对其引导和教育,后作为朋友和他交流,中考成绩只有447分的他,今年以高分考上了飞行员。“我们除了关注学习外,也很关注他们的生活,用爱心感化学生。”匡缘说,在他班上有几名“飞翔计划”学生来自农村,学习基础差,知识面窄,家境不好,人也缺乏自信,匡缘和班上老师们常和他们交心谈心,帮他们树立信心,从各方面耐心地帮助他们,最终这几名学生都以高分考上了重点大学。
曹荣葆校长信心满满地说,五中拥有113年的文化和历史积淀,拥有全省一流的校园环境和硬件设施,更拥有顶尖的教师和管理团队。随着全市招生工作的规范推进,五中将回归精品办学之路,实行小班化教学,让所有的五中学子享受一流的教育,收获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