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校联盟”第一次考试质量分析会在我校举行

七校联盟互取经开门办学共发展
全省联考成高中常态各校师生有望交流学习

楚天快报 2016年2月18日

    ■日前,由襄阳五中牵头,襄阳、荆州、荆门、宜昌四地七所省级重点高中结成的“七校联盟”,正式成立。
    昨日,“七校联盟”第一次考试质量分析会在襄阳五中举行。据悉,这一跨地域大型高中联盟,对七所省内重点高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对上个世纪90年代成立的“八校联考”格局的洗牌和补充。

“文理状元”落襄阳
各校抢学备考经
    昨日上午,来自襄阳、荆州、荆门、宜昌等地七所重点高中的老师,由各校分管教学的校长带队,齐聚襄阳五中,参加“七校联盟”首次高三“七校联考”质量分析会。
    此次联考,文理科状元均出自襄阳四中、五中。其中,襄阳理科690分以上5人,均出自四中、五中,670分以上37人,四中、五中占23人;文科620分以上14人,四中、五中共7人。分析会上,老师们表示,“七校联盟”考试结果接近高考,参考价值较大。“我们是来找差距的,高分段学生大多在襄阳,要好好学习他们的备考经。”宜昌一中副校长陈鹏认为,襄阳在尖子生的培养上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值得好好学习。
    襄阳五中高三年级主任唐家友表示,本次考试让他们意识到了一些教学中的不足,下阶段将作出调整。他建议,高三学生回归课本,在答题规范、应考心理、错题本上下功夫。

“八校联考”格局变
新联盟争话语权
    据介绍,新成立的“七校联盟”由襄阳四中、襄阳五中、荆州中学、龙泉中学、宜昌一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7所省重点高中组成。
    此前,湖北曾多次举办八校联考、七市联考等考试联盟,特别是有着20多年历史的“八校联考”,由于紧贴高考、命题质量高,被誉为湖北高考风向标。在此背景下为何又要成立“七校联盟”?与其他考试联盟有何不同?
    “这几所学校近几年发展态势很好,联合起来对各校促进作用都很大。”襄阳五中校长曹荣葆回应。龙泉中学副校长龙锋则认为,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成立的“八校联考”,如今格局已发生变化,以前的统一梯队,现已出现落差,而龙泉中学等成为后起之秀,这使得“八校联考”不再像以往那样具有代表性。“随着教学质量的提升,各个高中希望拥有更多话语权。”宜昌一中副校长陈鹏认为。
    陈鹏介绍,此前,宜昌一中已与襄阳四中、龙泉中学进行了小范围结盟,而襄阳五中和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也一直是结盟关系,现在结盟范围扩大,各校就更有话语权了。

联考普及各年级
统一平台共发展
    “七校联盟”与“八校联考”有何不同?襄阳五中教务处主任陶坤元介绍,与八校联考只组织高三学生考试不同,“七校联盟”在高中三个年级都组织考试,高一、高二只在期中考试时联考,高三期中、期末均联考。七校之间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进行质量分析,七所学校轮流来。
    陶坤元称,高一起就把全省学生放到同一平台比较,更易发现教学问题,也更能促进学生学习。“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讲还有一大好处,就是‘化敌为友’。”陈鹏说,过去宜昌一中和夷陵中学,就像襄阳四中和襄阳五中一样是竞争对手,合作机会很少。现在进入“七校联盟”这个大圈子后,更能促进深度合作。
    陈鹏认为,高考是全省的竞争,如果市内名校只竞争不合作,优势很难长久保持,而七校联盟是一种新秩序的建立。另外,七校联盟的可信度更高。“加盟学校水平相近,尖子生们在更高的平台上比较,可信度更高。”

各校师生可交流
探索办学新模式
    虽然联盟成立不久,采访中,各校校长却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七所学校基本上是‘门当户对’,教学质量差不多,地域相近也利于交流。”荆门龙泉中学副校长龙锋笑言。
    陈鹏也认为,虽然刚成立,各校已有不少收获,如襄阳五中的人文备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四中的作文练习,龙泉的阅读理解训练等,都值得学习。
    “要有开门办学的思想,学校再牛也有不足的地方,我们要学会取长补短。”曹荣葆说,未来联盟将稳定深入发展,除了在考试上进行合作外,还将陆续往日常教学中渗透。
    “优秀的老师可以到结盟学校跟班教学,尖子生可到结盟学校交流就读。”龙锋介绍,“七校联盟”目前正在探索建立教师、学生流动机制,真正做到开门办学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