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晚报专访我校付英杰老师:襄阳教练眼中的法国校园足球
襄阳教练眼中的法国校园足球
□通讯员纪宏涛 李震海 全媒体记者刘德祥 文/摄
 
    2015年,市教育局、体育局联合下发《襄阳市中小学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实施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市级以上足球特色学校200所。然而,校园足球运动在推广中面临着师资匮乏、训练保障缺位、人才评价机制不全等诸多问题。

  去年秋天,襄阳五中体育教师付英杰作为湖北省唯一的高中教师代表,赴法学习了三个月的足球教学。在校园足球运动的推广上,法国有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昨日,付英杰讲述了法国推广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做法。

  人物简介:

  付英杰,华中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毕业,高中时曾是学校的足球队队长,以足球特长生的身份进入华师,大二起担任学校足球队队长。1988年出生的他,目前是襄阳市精英足球教练团最年轻的教练。在他的带领下,襄阳五中足球队在襄阳市第一届中学生足球联赛中就获得过冠军。

付英杰在给学生们教授足球技能

  俱乐部教练参与足球教学

  “法国学校的足球教练,不少是俱乐部教练兼任,所以他们是非常专业的。”付英杰介绍,在法国,教练必须在一个特定的机构考取教练员证书后方有资格执教,所以那里的足球教练员水平很高。“他或许不是一位出色的足球运动员,但必须是一位合格的教练。”

  法国的足球运动场多,给付英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住在波尔多市机场附近,离市中心很远,可就在机场附近都有三四个足球运动场。”付英杰说,法国中小学生每天下午只上两节课,放学后很多学生都会来到运动场踢足球。

  付英杰介绍说,在法国,只要交100欧元就能进入许多民间的俱乐部,从学校出来后,如果进不了职业球队,还有许多俱乐部可供选择。俱乐部有一些志愿者教练,由于有其他的经济来源,这些教练热爱足球,目的单纯而明确,工作起来敬业且专业。

  鼓励参与,提倡竞争

  “足球在法国学校是必修课。”付英杰说,法国小学阶段的比赛不排名,为的是鼓励更多的孩子参与;球员在18岁以前,教练们不太注重规则的训练,为的是鼓励他们的竞争意识。

  在法期间,付英杰与其他来自国内的体育老师看了一场比赛,一名球员不小心踢到了对方球员的身体上,当时场下的观看者发出一片惊呼,都以为这个动作会招来一张红牌,但裁判仅做了一个发球的手势,比赛继续进行。

  “法国教练鼓励未成年球员对抗,鼓励他们在场上铲球,希望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对抗和竞争意识。”这是付英杰在观看了那场比赛后的理解和收获。

  法国学校的足球教练不允许家长干涉训练,发现一次给予警告,若有第二次,他的孩子会被开除出球队。在付英杰的眼里,这点值得借鉴。

  “当有球员受到侵犯倒地后,法国的校园足球裁判只用做一个手势,球员就会爬起来,继续比赛。”付英杰说,“如果在国内,也许家长就会冲进场内理论。”

  那里的训练课,一般是先让球员们踢,其间教练最多给些建议,最后才是示范。付英杰说:“在小学,足球教练是不太讲战术的,最多是技术练习,训练课一般分热身、技术训练和情景设置三个环节。”

  情景设置是法国足球训练的一大特点。付英杰说,每次训练都会设置一个情景,教练根据球员完成的情况打分。“他们的课堂是带着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则是要求学生怎么做,比较机械。”付英杰说,回国后他开始修改自己的上课内容,希望学生能更快更轻松地学习。

  重技能也重文化素养

  “在法国,孩子们四五岁就开始学习足球,只要想学就有免费的足球场地和教练,上学后整个学习更加系统。”谈起两国的青少年足球,付英杰称,差距从起点就拉开了,法国学生进入学校后,会按照足球水平的不同分组上课。

  “他们是老师选学生,而不是学生选老师。”付英杰介绍,学生只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进入更高级别老师所带的组。这种竞争机制,让学生更刻苦。“学生以片区为单位,统一在一个地方上体育课,这样教学更集中、更系统。”付英杰说,在当地,一个班最多20人,学校教学与当地足球俱乐部合作,俱乐部教练深入一线教学,培养体系连贯且科学。

  在法国学校,足球课按课时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每学期10小时、20小时和30小时,能上到30个小时的学生,算是水平较高的了。进入这一等级的孩子,有希望入选俱乐部,当他进入俱乐部,就会享受到一系列待遇:学校会专门为他调课,并请文化老师补课。“在一名球员的成长过程中,足球训练与文化学习和素质教育是要同时进行的。”付英杰说,这一点非常值得学习,在国内,很多学校只注重体育特长生的专业技能,在文化素养上重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球员的战术水平。 

付英杰(左一)在法国接受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