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全市3万余名学子就要参加高考了。“十二年寒窗苦读,九小时奋笔疾书。”这也是你们用自己十二年的积累,去进行九小时的战斗!36年前,我从襄阳五中毕业,经历高考,怀揣梦想,从状元桥走向华中师大。今天,我作为一个见证32年高考的五中人,与大家分享几条有关应考的体会:
一、感恩高考,享受高考
“恩欲报,怨欲忘。”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高考的受益者。有一种经历叫“我高考过”,有一种遗憾叫“没有经历过高考”。高考是让人生理和心理过渡到成熟的一座桥梁,是证明我们能力的一次机会,是使我们生命增值的一种方式,是靠自己实现梦想的一条大路,还有什么比这更通畅、更公平的途径?我们对高考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享受高考带来的成就感,你感恩于它、享受它,它才会更加眷顾于你,你就会更加轻松、愉悦!
二、心态决定状态
试题难易度,我们考前无法预知,但可以预知的是试题的难易对每一个考生都是一样的,“题易我易人也易,我不大意;题难我难人更难,我不畏难”。千万要避免“试题容易,洋洋得意;试题困难,紧张不堪”,要有一种遇事不惊的心态。常有考生在高考前一天晚上睡不好觉,这是正常情况。同学们正是精力充沛的年龄,即使一晚上不睡觉也不会影响第二天的正常考试,想想那些爱好游戏的年轻人不是可以连续“奋战”几天吗?坚定决心,就可以排除万难。
三、常态就是最佳状态
“白衣苍狗无常态,璞玉浑金有定姿。”要想得到璞玉、真金就必须保持“定姿”常态:常态饮食、常态休息、常态复习、常态节奏、常态心理。总之,一切常态化,平时什么样,这几天高考还是什么样。这两天肯定有不少家长想着为孩子创造好的备考环境,住宾馆、酒店,不上自习、不到教室,认为“吃得好、睡得好,才能考得好”。其实,改变常态最不好!
四、千办法万办法,认真才是第一法
考生必须把“认真”二字刻入脑海,要像林黛玉进贾府一样“时时在意,处处留心”,不能有半点马虎。认真看题,看清题目具体要求;认真审题,思考试题考查的方向;认真答题,理清答题思路;认真写题,力争卷面美观。
五、规范才能得高分
“你跟老师玩暧昧,老师与你玩冷酷。”说的就是在规范上不能“不清不白”。“你给老师以美的姿态,老师还你以美的分数”,要知道,阅卷老师也是爱美的。在此我给大家准备个口诀:网阅试卷不错位,答题区域全得对。字迹清晰求美丽,语文默写尤注意。作文题目勿忘掉,分条答题很重要。根据分值定要点,主要方向不偏离。答题步骤不能少,选做试题莫忘标。考试时间够充裕,开始停止切莫移。
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有不少考生拿到分数后,认为比自己的估分要低甚至低很多,怀疑阅卷错误,查分后发现没有一例阅错,尤其是在电脑阅卷时代。这方面原因多出在答题不规范上,比如,答案写错了区域,有的用箭头从这个题的区域指到另一个题的区域,电脑阅卷中,老师只看到自己所阅试题的区域,其他全部看不到,当然也不能跳转!还有的解题思路正确,但缺少必要的步骤或书写不规范、不清晰,失分也很多,这些都是“非智力失分”,很可惜。
六、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考一门,丢一门,心里想着下一门。不少同学,总是患得患失,语文考完,后悔语文,数学考完,后悔数学,总觉得没有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处于后悔和无法改变的焦虑之中。考后核对答案也是一件害人害己的事,这都是大型考试的大忌!高考可以说是高中生活的终结性考试,其意义对考生来说就在于要像士兵一样击毙它、占领它。如果只想着刚才那个敌人还在,你就会被后面的敌人击倒!二是在考试中要敢于舍弃根本不能动手下笔的个别试题,确保用充足时间把会做的做对做全。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再去争取那些难题,能写一步就争取一步,能争取一分就去争取一分。
校长汪汪文超接受媒体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