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灵魂塑造者
“教书是讲艺术的,我们学校能够不断培养出成绩优异的学子,是学校多年来坚守教学理念的结果,我很自豪。”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了26年的襄阳五中生物学科备课组长尹楠说,教书不仅仅是老师教、学生学的简单过程,对学生而言,老师更是灵魂的塑造者。
尹楠说,一个优秀的老师,要让学生既有亲近感、又有敬畏感。而全方位的学生培养模式、老师们的辛勤努力,是襄阳五中能够走出一个又一个高分学子的原因。
“亲近是对人,敬畏是对规则。”尹楠说,每个人都会有个体的思想、差异性,学生对老师有了信赖感,愿意跟老师说心里话,老师才能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精准指导。而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立规矩”,通过教学把各种规矩告诉学生,学生需要敬畏的是各种规则,有学术上的、有生活层面的,这让他们可以学会如何在社会上立足。
如何让学生既有亲近感、又有敬畏感?尹楠说这是一种艺术。孩子们本身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加上青春期的萌动,老师要学会跟学生沟通。比如,要了解学生喜欢的东西、在学生中流行的游戏……老师不一定要精通,但是至少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沟通起来学生会觉得老师就是自己的亲人。
做了十几年的备课组长,尹楠感觉“集体的力量”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她介绍,在襄阳五中,超过50%的老师都是党员,老师们的课件等课堂资源都是共享的,党员们在教学中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带动大家都敬业爱岗。
尹楠介绍,襄阳五中提倡“有好的身体才有好的学业”,学校会通过科学的管理,比如,要求高三年级晚上10时30分必须熄灯,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通过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体育节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襄阳五中还十分注重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由老师们带头,在学生中组织“业余党校”,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教育,以德树人。
尹楠认为,教育需要精准化,就像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那样,对学生采取分层教育模式,这一模式也是襄阳五中多年来的培养方式,坚持高端教育、中坚教育、基础教育相结合。学校会让学有余力、自我学习能力强、有发明动手意愿的学生到对口合作大学做实验、做交流,组织专科优秀的学生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的奥赛学习、比赛,充分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
党代表尹楠(右二)及其他代表与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