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三学生毕彰谦夺CCF NOIP2017复赛全国一等奖

 我校高三学生毕彰谦以340分高分勇夺CCF NOIP2017复赛全国一等奖


11月30日,中国计算机学会、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发布CCF NOIP2017(信息学奥赛)复赛全国一等奖获奖名单,襄阳五中高三(27)班毕彰谦以340分高分勇夺CCF NOIP2017复赛全国一等奖,创我市信息学奥赛历史最好成绩。

据悉,CCF NOIP2017(信息学奥赛)一等奖全国基准分数线: 200分;湖北省基准分数线: 235分。毕彰谦获奖成绩比全国基准分数线高出140分,比湖北省基准分数线高出105分。

毕彰谦漫言信息学竞赛:

回忆起来,流年如幻如沫。但这三年,外界对人的塑造却是极明显,毕竟是成长的三年呀。而这之中,握得紧的,算是这信息竞赛吧。
记得啃过的《算法导论》,半懂不懂的《具体数学》,抽象的模型似拥有生命,优雅的算法洗礼脑海,简约的程序划过指尖。一个个实际问题被理解,被抽象,被解决,被运转。犹如穿过无人前往的森林,用柴刀劈开一条通往目的地的小道,一刀一刀劈开一个个问题,很苦很累,然而也自有苦乐。
这日子有时很寂寞,然而也并非鲁滨逊的孤岛生活,反像凡尔纳笔下《神秘岛》,我们几人一起成长,一起收获;一起聊天,一起散步,一起比赛。其实最喜欢几人一同散步吧,才恍然了解柏拉图学院般的闲适。
我的主要时间,都花在数据结构和算法上。数据结构,是组织问题的形式;算法,则算是处理问题的方法。问题抽象成特定形式,关乎认识论,模型的思考有了流程,关乎方法论。计算机科学同时关乎抽象与具体的问题,便成为离思想极近的学科——新的角度,新的思考

 

教练山成虎谈毕彰谦:

能够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选手必须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不但要学习组合数学、图论、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人工智能搜索及数学建模等大学计算机专业知识,甚至要学习研究生课程,还要学会高级语言和编程技巧,要具备很强的上机操作能力。
从去年暑假开始,毕彰谦几乎所有节假日都在机房度过,饿了吃点面包,困了趴电脑桌上小睡一会儿。一年来,小毕同学把我提供的20多本专业书籍全部吃透弄懂。学会了C++语言编写程序,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培养提高了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会了运用计算机编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掌握了多维数组、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熟悉了排序算法(冒泡法、插入排序、合并排序、快速排序)、查找(顺序查找、二分法)等算法;理解了排列组合、图论、数理逻辑、分治思想、贪心法、简单搜索算法(深度优先 广度优先)、动态规划等数学思想及基本算法。
毕同学渴望经过自己不断努力,能够以优异成绩荣升清华等国内顶级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继续深造,立志能够成为计算机领域有用之才,为军效力, 为国效力,国家需要这样的有志青年!

 

班主任匡缘谈毕彰谦:

毕彰谦同学文化科成绩优异,数学、物理成绩突出,综合成绩稳定在年级前50名。他热爱计算机编程,爱的那么执着,那么纯粹,那么义无反顾,成绩是自然而然的;他更有一颗“为中华崛起”而爱的心,一个青年学子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虽起步晚,但付出多,他更希望有一个更大的平台,展现他的”“家国之爱”。与他三年多的陪伴,我深信他一定会成为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