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襄阳五中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我校师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为我市开展“五城同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根据襄阳市文明委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中华道德讲堂系列活动,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打造优质教育、培育“四有”新人、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五德”教育,推进学生忠、雅、诚、健品质培养,全面提升我校师生道德素养。
二、工作目标
1.倡导“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奉献社会,提升师生的道德水平,努力实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目标。
2.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建立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学校“道德讲堂”工作机制。
3.切实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4.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 等活动,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
三、工作原则
1.统一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在工作开展中,学校努力做到国定场所(报告厅)、国定时间(每月周四下午第二节课后)、固定内容(身边的道德事迹,自强不息及襄阳市百杰人物中与学生道德素养提高相关的)、固定宣讲人(身边的人、百杰人、学生和老师中的优秀代表)。
2.实践性与实效性原则。以中学生亲身实践、参与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道德讲堂活动及开设活动课、实践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整合与互补原则。要将学校“道德讲堂”与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相互补充,与家庭、社会教育共同完善,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以整合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推开。
4.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面向全体青学生年开展活动,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鼓励青少年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助自立自强,促进青少年健康教育整体氛围的形成。
四、组织领导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曹荣葆
成 员:汪文超 李东林 刘世国 王静
(二)工作小组
组 长:刘世国
成 员:王立合、李天艳、王启波、杨立军、冯长春、李轶、崔志阳及全体班主任
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工处、团委,李天艳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处理、活动安排布罝、材料审核收集。
五、工作要求
(一)围绕五项主要内容,开展“学校道德讲堂”建设,五项主要内容是指: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社会公德建设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职业道德建设内容: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
4.家庭美德建设内容: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
5.个人品德建设内容: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
(二)活动要求
1.建立宣讲队伍,开展活动。
(1)邀请老领导、老党员、老干部或者老教师,来学校举办 “教师职业道徳” 讲座活动。
(2)组织学校上学年受各级各类表彰的先进人物如“师德标兵”“ 五好模范家庭成员”“ 先进党员” 等进行道德模范、示范宣讲活动。
(3)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开展“道德讲堂” 活动。
(4)举行国旗下讲话、广播会。让学生宣讲员宣讲发生在身边的、体现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情真意切的故事。
2.利用班会课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在活动中落实“五个一”:
(1)唱一首歌曲:唱红色经典或道德教育歌曲,如《红星歌》《十送红军》。
(2)诵一段经典:组织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语录或公民道德“三字经”。
(3)看一部短片:围绕主题,组织观看一部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的短片,如《郭明义的故事》。
(4)讲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体现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高尚道德及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
(5)作一点点评:评议身边好人好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3.使全体学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到“六个我”:
(1)“我听”:听取先进事迹宣讲;
(2)“我看”:观看道德教育短片等;
(3)“我讲”:学生自我宣讲道德故事;
(4)“我议”:讨论现象,评议行为;
(5)“我选”:由学生推荐选树先进人物;
(6)“我行”:引导学生在认识、接受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后,效仿,转化行为。
4.规范有序地积累好资料。要有计划、有方案、有活动记载、有总结,活动中还要注意收集照片、录像等影像资料,所有宣讲员的讲稿、课件等收集归档、装订成册以充实台帐内容,体现活动成效。
六、建立长效机制
1.加强物质保障,确保活动物资、经费的落实,结合实际逐步开辟“学校道德讲堂”场所。
2.做到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宣讲活动相结合,常规工作和“弘扬美德精神”德育特色活动相结合。
3.加强评价保障,把 “道德讲堂”建设的考核评价,列入德育工作考核重要指标,作为评优评选的依据之一,及时检查、督促、反馈工作情况,不断发现和培育先进典型;
4.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等各类媒体,交流和介绍我校“学校道德讲堂”的工作成绩和经验,促进我校“道德讲堂”建设水平的持续提高。
附件:1.襄阳五中道德讲堂计划安排
2.襄阳五中道德讲堂管理制度
襄阳市第五中学
2013年3月5日
襄阳五中道德讲堂计划安排
1、宣传发动阶段:时间安排:2013年2月24日—3月10日。工作内容:制订活动方案,张贴标语、条幅,制作宣传栏,布罝工作任务。
2、活动准备阶段:时间安排:2013年3月10日—11月。工作内容:建立宣讲员队伍,撰写讲稿,课件制作,学生宣讲员培训。
3、活动实施阶段:
时 间 |
活动内容 |
工作场地 |
参加人员 |
主讲人 |
责任単位 |
3月下旬 |
教师职业 道徳讲座 |
学校二楼会议室 |
青年教师 |
王立合 |
学工处 |
4月上旬 |
道德模范、 示范宣讲活动 |
学校会议室 |
全校教职员工 |
何清等 |
党总支 |
4月份 周一 |
国旗下讲话 |
大成广场 |
全校师生 |
刘世国 |
政教处 |
6月份 |
优秀学生事迹会 |
报告厅 |
学生代表 |
周婧雯、 曾家庆 |
校团委 |
6月份 |
主题班会 |
各班教室 |
各班学生 |
各班班主任 |
各班级 |
附件2:
襄阳五中道德讲堂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道德讲堂”的有效管理,使之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成为全校师生感受道德、践行道德、彰显道德的课堂,特制定本制度。
1、加强物质保障,确保活动物资、经费的落实,结合实际逐步开辟“学校道德讲堂”场所。
3、做到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宣讲活动相结合,常规工作和“弘扬美德精神”德育特色活动相结合。
4、加强评价保障,把 “道德讲堂”建设的考核评价,列入德育工作考核重要指标,作为评优评选的依据之一,及时检查、督促、反馈工作情况,不断发现和培育先进典型;
5、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等各类媒体,交流和介绍我校“学校道德讲堂”的工作成绩和经验,促进我校“道德讲堂”建设水平的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