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襄阳五中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2013年襄阳五中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我校师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为我市开展“五城同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根据襄阳市文明委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中华道德讲堂系列活动,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打造优质教育、培育“四有”新人、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五德”教育,推进学生忠、雅、诚、健品质培养,全面提升我校师生道德素养。

二、工作目标

1.倡导“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奉献社会,提升师生的道德水平,努力实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目标。

2.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建立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学校“道德讲堂”工作机制。

3.切实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4.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 等活动,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

三、工作原则

1.统一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在工作开展中,学校努力做到国定场所(报告厅)、国定时间(每月周四下午第二节课后)、固定内容(身边的道德事迹,自强不息及襄阳市百杰人物中与学生道德素养提高相关的)、固定宣讲人(身边的人、百杰人、学生和老师中的优秀代表)。

2.实践性与实效性原则。以中学生亲身实践、参与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道德讲堂活动及开设活动课、实践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整合与互补原则。要将学校“道德讲堂”与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相互补充,与家庭、社会教育共同完善,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以整合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推开。

4.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面向全体青学生年开展活动,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鼓励青少年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助自立自强,促进青少年健康教育整体氛围的形成。

四、组织领导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曹荣葆

成  员:汪文超  李东林  刘世国  王静

(二)工作小组

组  长:刘世国

成  员:王立合、李天艳、王启波、杨立军、冯长春、李轶、崔志阳及全体班主任

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工处、团委,李天艳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处理、活动安排布罝、材料审核收集。

五、工作要求

(一)围绕五项主要内容,开展“学校道德讲堂”建设,五项主要内容是指: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社会公德建设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职业道德建设内容: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

4.家庭美德建设内容: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

5.个人品德建设内容: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

(二)活动要求

1.建立宣讲队伍,开展活动。

(1)邀请老领导、老党员、老干部或者老教师,来学校举办 “教师职业道徳” 讲座活动。

(2)组织学校上学年受各级各类表彰的先进人物如“师德标兵”“ 五好模范家庭成员”“ 先进党员” 等进行道德模范、示范宣讲活动。

(3)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开展“道德讲堂” 活动。

(4)举行国旗下讲话、广播会。让学生宣讲员宣讲发生在身边的、体现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情真意切的故事。

2.利用班会课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在活动中落实“五个一”:

(1)唱一首歌曲:唱红色经典或道德教育歌曲,如《红星歌》《十送红军》。

(2)诵一段经典:组织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语录或公民道德“三字经”。

(3)看一部短片:围绕主题,组织观看一部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的短片,如《郭明义的故事》。

(4)讲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体现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高尚道德及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

(5)作一点点评:评议身边好人好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3.使全体学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到“六个我”:

(1)“我听”:听取先进事迹宣讲;

(2)“我看”:观看道德教育短片等;

(3)“我讲”:学生自我宣讲道德故事;

(4)“我议”:讨论现象,评议行为;

(5)“我选”:由学生推荐选树先进人物;

(6)“我行”:引导学生在认识、接受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后,效仿,转化行为。

4.规范有序地积累好资料。要有计划、有方案、有活动记载、有总结,活动中还要注意收集照片、录像等影像资料,所有宣讲员的讲稿、课件等收集归档、装订成册以充实台帐内容,体现活动成效。

六、建立长效机制

1.加强物质保障,确保活动物资、经费的落实,结合实际逐步开辟“学校道德讲堂”场所。

2.做到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宣讲活动相结合,常规工作和“弘扬美德精神”德育特色活动相结合。

3.加强评价保障,把 “道德讲堂”建设的考核评价,列入德育工作考核重要指标,作为评优评选的依据之一,及时检查、督促、反馈工作情况,不断发现和培育先进典型;

4.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等各类媒体,交流和介绍我校“学校道德讲堂”的工作成绩和经验,促进我校“道德讲堂”建设水平的持续提高。

 

附件:1.襄阳五中道德讲堂计划安排

2.襄阳五中道德讲堂管理制度

 

                                 襄阳市第五中学   

                                      2013年3月5日

 

 

 

附件1:

襄阳五中道德讲堂计划安排

 

1、宣传发动阶段:时间安排:2013年2月24日—3月10日。工作内容:制订活动方案,张贴标语、条幅,制作宣传栏,布罝工作任务。

2、活动准备阶段:时间安排:2013年3月10日—11月。工作内容:建立宣讲员队伍,撰写讲稿,课件制作,学生宣讲员培训。

3、活动实施阶段:

时  间

活动内容

工作场地

参加人员

主讲人

责任単位

3月下旬

教师职业

道徳讲座

学校二楼会议室

青年教师

王立合

学工处

4月上旬

道德模范、

示范宣讲活动

学校会议室

全校教职员工

何清等

党总支

4月份

周一

国旗下讲话

大成广场

全校师生

刘世国

政教处

6月份

优秀学生事迹会

报告厅

学生代表

周婧雯、

曾家庆

校团委

6月份

主题班会

各班教室

各班学生

各班班主任

各班级

 

 

 

附件2:

襄阳五中道德讲堂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道德讲堂”的有效管理,使之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成为全校师生感受道德、践行道德、彰显道德的课堂,特制定本制度。

1、加强物质保障,确保活动物资、经费的落实,结合实际逐步开辟“学校道德讲堂”场所。

3、做到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宣讲活动相结合,常规工作和“弘扬美德精神”德育特色活动相结合。

4、加强评价保障,把 “道德讲堂”建设的考核评价,列入德育工作考核重要指标,作为评优评选的依据之一,及时检查、督促、反馈工作情况,不断发现和培育先进典型;

5、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等各类媒体,交流和介绍我校“学校道德讲堂”的工作成绩和经验,促进我校“道德讲堂”建设水平的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