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学校决定在全全校教师中集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为使活动扎实深入开展,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及市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
道德规范》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师风,着力提升教师形象,切实查处违反师德规范的行为,努力打造一支学生爱戴、社会满意的的教师队伍。
二、活动步骤
(一)学习教育阶段(2013年8月20日至25日)
在暑期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襄阳市教师行为?十不准?》以及《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襄阳百杰·师德楷模?先进事迹等内容,以?规范教师行为、做德艺双馨的好老师?为主题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通过报刊、校报、墙报、宣传橱窗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树立一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典型,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
(二)查找问题阶段(2013年8月26日至30日)
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以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学生喜爱的好老师为榜样,对照标准看自己,对照先进比自己,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重点查找以下问题:
1.爱国守法方面:是否遵守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有无违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在有思想疑问和个人诉求时,是否采取合理合法的诉求表达方式。2.爱岗敬业方面:是否存在不认真备课、不批改作业、不辅导学生、敷衍塞责的问题。3.关爱学生方面:是否存在不尊重、不关爱学生、歧视学困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问题;是否坚持“家访”工作,是否存在不积极和家长联系沟通,不研究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而一味指责家长的问题。4.教书育人方面:是否遵循教育规律,推行素质教育,是否存在人为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问题。5.为人师表方面:是否存在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乱收费、有偿家教的问题;是否存在要求家长办私事、接受家长馈赠及宴请等问题;是否存在不遵守社会公德,在上课期间接打手机、吸烟,工作时间上网玩游戏,衣着不整、举止不文明、言语粗暴等问题。6.终身学习方面:是否存在满足于目前的知识,没有加强学习的理念、不潜心钻研业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问题。
在对照检查的基础上,要针对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危害和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剖析,要充分认识到违反师德行为的危害性及规范从教行为的重要性,并予以整改提高,写出不少于2000字的“个人师德师风剖析材料”。
(三)整改落实阶段(2013年9月1日至10日)
1.制定整改方案。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教师个人和各处室、年级组要分别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整改方案,突出整改重点,确定整改时限,明确整改责任。
2.强化整改落实。
(1组织全校教职工在今年“教师节”前向社会公开作出师德“承诺”和教师职业道德宣誓活动,并将承诺内容公布在学校宣传橱窗的醒目位置。学校设立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社会监督。
(2)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学校根据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全面清理、完善或重新制订相关师德师风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3)校长要与每位教职工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并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师德师风承诺书和师德师风考评情况要存入教师的师德档案,以此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
3.巩固整改成果。
全面总结和分析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中发现的师德师风工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写出活动总结,进一步巩固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成果。
(四)建章立制阶段(9月11日至20日)
1.建立培训制度。学校要把师德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保证平时每周2学时、暑期培训24学时的师德学习教育时间,做到师德培训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2. 建立民主评议制度。学校要聘请师德建设社会监督员(一般5至10人),并颁发监督员证书,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开门评教”活动。
3. 建立考评制度。学校每学期要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一次考评,考评情况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进修深造、评优奖励、干部培养选拔的首要依据。实施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
四、活动要求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市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曹荣葆任组长,副校长汪文超、李东林、刘世国、王静为副组长,各处室、年级组长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工会。校长是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学校要围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在更新教育观念、规范教师行为、提高教师素养上下功夫,要将师德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解决当前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督查,形成常态
学校要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要通过此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制定、完善和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法制方面的规章制度,将师德师风教育列为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提高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满意度。
附:襄阳市教师行为“十不准”
襄阳五中工会
2013年8月10日
附:襄阳市教师行为“十不准”
1、不准歧视、侮辱和排斥后进生、特困生和残疾生。
2、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不准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和物品。
4、不准接受学生及家长馈赠的礼物礼金、有价证券或支付凭证,更不准要求或暗示学生及家长送钱物。
5、不准接受学生家长宴请和要求家长办私事。
6、不准进行有偿家教和在校外办辅导班、在社会培训机构兼职。
7、不准在学校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巧立名目收取学生费用。
8、不准参与带彩打牌和赌博活动。
9、不准在课堂上吸烟、接打手机、和酒后进入课堂教学。
10、不准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