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2012年全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襄办文〔2012〕66号)和市教育局《襄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2年全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襄教文[2012]113号)文件精神,我校被列为31个公共服务行业事业单位、市直19所学校被评议对象之一,为做好迎评工作,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襄阳跨越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以“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助推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目标,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以规范办学、从教、招生、收费行为为重点,以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满意为标准,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进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襄阳早日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营造良好环境。
二、评议内容
(一)转变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的情况。是否围绕“抓作风、抓环境、抓落实、促跨越”的要求,制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具体措施;是否紧紧围绕区域性教育中心建设和加快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建立科学的工作推进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和督查问责机制;是否把加强机关作风和师德师风建设、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完善工作措施,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二)提能增效、治庸问责的情况。是否勤于学习、善于学习,队伍整体素质是否得到提高;是否有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流于形式、行政不作为等“庸碌”行为;是否存在工作目标不明确、任务不落实、责任不到位、行政效能低下等“懒惰”作风;是否有不守纪律、行政服务不规范、行政效能不落实等“散慢”现象。
(三)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治校)、规范服务的情况。是否实行政务(校务)公开和落实公示制、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失职追究制;是否存在乱办班、乱收费、乱招生、乱发教辅材料、乱罚款、乱检查、乱摊派及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等问题;是否改善服务环境,落实便民服务设施和服务措施,有无“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
(四)问题整改、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情况。是否畅通诉求渠道,对市场主体和群众、学生及其家长投诉和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和反馈;是否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的教育收费、招生、考试、安全等问题加大整改力度,规范办学执教行为,接受社会监督。
三、组织实施
评议工作从2012年6月份开始,2013年1月份结束,分为五个阶段:
(一)部署发动阶段(2012年6月)
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动员部署。学校制定的评议实施方案于6月下旬报送市纠风办、市教育局。并立即召开全校动员会,通过新闻媒体和学校网站就本单位审批、执法、服务等职能事项广泛宣传,并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公布监督方式,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查找问题阶段(2012年7月--8月)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设意见箱、召开座谈会、手机短信、网上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对照评议内容和工作标准、单位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力戒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积极与行评督查员做好沟通与联系,认真开展走访调查,收集服务对象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进行整改,将问题整改到位情况及群众对问题的满意度作为工作重点。
(三)整改落实阶段(2012年9月--10月)
将整改贯穿评议工作始终,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梳理归类,制定切实可行措施,整改落实到位。突出的个案问题要及时反馈,并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开。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要列出整改计划;涉及政策性的问题,要作出说明,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参评单位整改工作力度和评议效果。严肃查处评议中发现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件,并按照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四)集中测评阶段(2012年11月)
我校和市直其它18所市学校将参加市纠风办组织的现场集中测评大会。测评由市委、市政府按比例随机抽取的600名评议代表实施无记名方式进行,现场统计、全程监督。测评成绩将由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公布。
(五)建章立制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月)
结合实际认真总结,寻找差距,查漏补缺,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规范作风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作风建设的成果,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促使单位政风行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
四、计分方法和评议结果运用
19所市直学校按市纠风办制订的计分办法参加市纠风办组织的集中测评。
评议结果运用实行奖优罚劣。对集中测评排名在每组前10名的单位,由市委、市政府授予“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优秀单位”称号。集中测评成绩居每组后三名的单位,确定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最差单位”。
被评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优秀单位”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最差单位”的,除由市进行奖罚外,市教育局将按19所市直学校的排序,对前三名进行表彰;对后三名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居最后一名的,将对该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组织处理。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学校校长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处室年级组负责人为主要参与者,各处室、各年级要紧密结合实际,建立评议政风行风目标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负责人共同抓的良好局面。为确保今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落实,成立以校长曹荣葆同志为组长,以副书记、副校长汪文超同志为副组长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其他学校领导、处室主任、年级组长、支部书记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学校纪委办公室办),邹德菊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迎评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做好与局、市纠风办的联系沟通,及时做好上传下达和督办落实工作。
(二)精心组织,整体联动。各处室、年级组要按局纠风办的要求认真参加教育行风评议,确保在评议中取得排名靠前的优异成绩。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积极参与、支持全市教育行风评议。市教育局将把各单位的工作成效作为年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教育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统筹兼顾,有机结合。要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与“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行风评议作为“三抓一促”活动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相互促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切实取得政风行风建设实效;与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结合起来。以切实纠正学校办学中乱收费为切入点,还原教育崇高形象、还原教育风清气正形象、还原教育规范有序形象,以规范的办学、招生、收费、执教行为取信于民,维护教育良好形象;与圆满完成年度教育目标任务起来,努力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提高、两促进。
(四)注重宣传,扩大影响。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简报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教育政策法规政策和办事程序,宣传教育部门服务科学发展的主要举措和业绩,宣传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的典型事迹,扩大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五)严明纪律,兑现奖惩。要进一步提高对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人人代表教育形象”、“个个都是评议对象”的观念,形成评议工作的整体合力,要进一步严明评议工作纪律,扎实做好各项评议工作。市教育局行风办(评议办)将严格检查、严格督促,把这项活动纳入年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教育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